5月14日,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现场评审会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共有15位来自各学院的优秀学子脱颖而出,入围现场评审环节。通过汇报会上的陈述展示、现场答辩,我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唐志铭荣获校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荣誉称号。
唐志铭,体育学院2023级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年参军入伍,参与2020安徽安庆抗洪行动,获“四有优秀士兵”荣誉,被旅评为“十佳板报员”。复学后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级各类奖项40余项;连续四年获浙江省武术比赛冠军;参加了共青团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个人事迹入选教育部第五届就业创业事迹典型。参与校内校外数十场舞狮武术演出,担任过我校援外武术课程助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从浙师到军营——迷彩淬炼青春志
儿时仰望阅兵式上的钢铁洪流,军人梦便在心底悄然生长。"好男儿当保家卫国!"2018年金秋,初入浙师的唐志铭毅然选择携笔从戎。在军营里,他先后参与淮海2019-A演习、集团军20-A联合军演,在硝烟中锤炼本领,更在2020年安徽安庆抗洪前线经受住生与死的考验。
那年长江水位突破历史极值,安庆多地告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在旦夕。险情就是命令!唐志铭与他的战友们星夜兼程千里驰援。连续7个昼夜,扛着50斤重的沙袋在堤坝上来回奔袭,肩膀被磨得血肉模糊,泥浆浸透的裤腿裹着透支的双腿。作为连队唯一以团员身份加入党员突击队的义务兵,他和战友们封堵3处管涌、加固600余米子堤。当洪峰退去时,手掌上的血泡早已与沙袋磨成老茧,但看着身后万家灯火,他深刻懂得:身上的军装,扛的是责任,守的是山河。
在军营,他还找到了独特的文化战场。为连队绘制60余块主题黑板报,让训练场旁竖起精神灯塔,曾获评旅 "十佳板报员";抗洪返程时,他在当地学校黑板上留下 "少年强则国强" 的水墨寄语,用画笔传递师大人的育人初心。这段经历,也让他从青涩学子蜕变为真正的战士。
从军营到浙师——戎装续写求学路
退伍不褪色,青春正启航。褪下戎装重返校园的唐志铭时刻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的学习。面对复杂课业难题,以攻坚克难的劲头钻研突破,面对生疏专业技能,用百炼成钢的毅力反复打磨。求学期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共获4项国家级奖项,10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校级奖项,其中包括国家奖学金、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称号。
回到浙师后,他延续军人的担当本色,不仅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还曾主动请缨新生助班和军训教官的工作,怀揣传承初心,做一名校园“摆渡人”,为学弟学妹们系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纽扣。
从小,在唐志铭的心里就有一个武侠梦,大一伊始,他便火速投奔武术队,从此便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武术馆是他逐梦的摇篮,每一寸地毯,都浸透了他的汗水。从来没有接触过武术的他,从基本功一步一步往上爬。百炼千试方能日日精进,为了练好武术,一个动作一练往往就是千百遍。在赛场上,看似轻松飘逸的后空翻,藏着他数不清的狼狈与坚持。当同龄人沉浸在五一国庆寒暑假的悠闲时光时,他却始终扎根在武术馆与沙袋、器械为伴。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坚守与拼搏,他连续四年蝉联浙江省武术比赛单项冠军,共计4枚金牌4枚银牌。坚持的力量最终化作他闪耀的勋章,2022年,他的个人事迹入选浙江省和国家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创业事迹典型名录。
从浙师到世界武术传承育人心
武术不仅是竞技项目,更是他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践行育人初心的载体。任校武术协会会长期间,他策划并开展了30余场特色活动,带领团队走进金华二中、慈溪育才中学等中小学,开展三十余场武术进校园活动,用专业与热情点燃孩子们对武术的热爱,传递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他曾带领校舞狮队、武术队联袂呈现30余场精彩表演,在校园、全国赛事乃至国际交流活动中亮相,让“浙小狮”和传统武术走出校园,走向全世界,用青春力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起一座从师大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桥梁。
作为援外武术课程助教,他将太极拳的刚柔并济、八段锦的养生智慧,一招一式拆解给异国学员。这也让唐志铭深深体会到:文化的力量,能跨越山海,直抵人心;育人的初心,亦能冲破国界,薪火相传。
军营淬炼钢铁意志,校园书写青春华章,赛场绽放专业风采,行动传递文化力量。过往的荣耀,既是奋斗的注脚,更是新征程的号角。未来,他将继续以军魂铸师魂,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属于体育人的时代答卷!
学长寄语
把简单的事做到完美,把重复的事做到极致,把细微的事做成格局,把踩碎的每粒沙砾都垒成向上的阶梯。你认真对待的每个当下,都在悄悄雕刻着你的。所谓成长,从来不是某个耀眼时刻的顿悟,而是无数个 "认真对待" 堆砌而成的峰峦。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保持认真和执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相信自己,相信努力的力量。愿你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书写体院学子的精彩篇章。